长安新星儿童成长援助中心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谈未保经验|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 护“未”成长 构建未保工作新体系

发布时间:2022-08-15 16:04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有温度、有意义的事业。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立了以33个单位为成员的长安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通过不断探索与发展,长安区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逐步形成了“1356”长安未保工作模式。即搭建1个协调指挥平台,构建“区、街道、村(居)”3级工作体系,建立“党政干部队伍、司法干部队伍、五老关爱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爱心帮困队伍”5支队伍,扎实推进6个保护,形成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为一体的工作体系。


分级开展 筑牢三级“保护网”

为细化开展各项基层工作,长安区民政局结合区情,构建了“区、街道、村(居)”三级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各级工作内容。


一是区级层面设立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档案收集,动态管理;为全区未成年人打造关爱服务场所,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评估帮扶、心理疏导、成长规划、回归安置等社会工作综合性服务;为儿童督导员与儿童主任组织业务培训,使得全区未保工作更加专业化、体系化。

二是街道层面依托16名儿童督导员。深入街道“一对一”定期走访,动态掌握儿童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07名、困境儿童66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80名、孤儿15名,实行一人一档,实施精准关爱措施。同时,定期走访、重点核查、及时更新儿童数据信息,将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录入系统,指导儿童关爱服务场所做好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与关爱保护工作。

三是村居层面依托315名儿童主任。开展信息排查,及时掌握困境未成年人的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就医就学等基本信息,将符合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报送至街道办,对重点关注的困境未成年人提供监护指导、劝返复学、协助其申请并办理社会救助,帮助其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

护“未”成长多方推进工作开展

深化政府保护,切实落实“保障线”。为了使未成年人得到专业化服务,2016年3月至今,长安区每年投入60余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积极引进专业社会服务机构——长安新星儿童成长援助中心,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探索建立适应长安区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新模式。


长安区民政局局长、党委书记屈保健介绍到,“目前,与长安新星儿童成长援助中心已合作了六年,累计救助未成年人99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6期、个案辅导82次,共计156人次受益。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加强未成年人家庭监护制度、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伤害制度和开展未成年人救助帮扶制度等六个方面开展儿童福利保障工作。”

强化社会保护,加快未保阵地建设。长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于2012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实现了机构人员到位,办公场所设施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区未保中心现有10名职工,内设社会工作室、心理辅导室、活动室、儿童宿舍等功能室,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和设施保障。

为帮助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塑造健康心理、开拓视野,该中心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开展“寒冬送温暖”、“用爱点亮新希望”、“勤奋少年梦,科技伴我行”夏(冬)令营等活动,动员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在假期给孩子们进行课业讲解、兴趣辅导,进一步提升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融入能力,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关爱切实带到了儿童身边。

长安区检察院通过设立未检中心、被评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建成西安市首家检察机关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为青少年提供了法治阵地,给予青少年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普法空间。通过开展一系列普法活动,如“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有效消除法治教育盲点,拉近中小学生与检察机关的距离。


促进家校协同发展,共筑“幸福港”。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共育氛围,能更好地促成良好教育生态,实现教育最优化。长安区民政局重视家庭、学校双线并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家校协同发展,为孩子们筑起“幸福港”。


为深化家庭保护,长安区积极推进家长学校的建立,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先后组织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政策”巡回宣讲活动;深入街道为200多名学生家长开展“监护能力提升”培训会,增强了父母的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意识,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加强学校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教育为先,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遍建立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制度,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预防校园暴力”,“生命教育”等校园安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主题活动有效防范校园性侵、欺凌等事件的发生。在学校、共青团、妇联以及关工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致力于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

工作部署完善未保工作体系

为构建适应长安区区情的未保工作新体系,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努力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未来长安区民政局将做好以下五方面内容: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打造未保工作亮点。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长安区将持续深化“1356”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福利型”向“普惠型”的转变,服务内容由物质帮扶向行为引导、心理疏导、成长规划、家庭教育等软性服务拓展,拓宽儿童关爱服务的递送渠道。


二是加大资金保障,开展儿童保护服务。2022年长安区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示范项目,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金40万元,用于开展政策宣讲、监护指导、安全保护、社会融合等系列支持性服务,受益人数预计达800余人次,教育引导困境未成年人,增强其社会功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关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儿童督导员与儿童主任的能力建设与培训工作,走进校园、深入企业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动员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与企业职工,有效开展结对帮扶“认亲”活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不断壮大基层的工作队伍。


四是重视阵地建设,保障基础服务功能。长安区将在“1356”未保工作模式的指引下,在街道层面建立16个未保工作站,确保实现“五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在村(居)层面,将在原有的19个“儿童之家”基础上再增设16个,累计建设35个“儿童之家”,同时积极推进“儿童社会关爱基地”和“儿童保护前哨站”的建立。


五是深化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未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纵向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三级网络”功能,横向在区级层面不断加强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网络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长安新星儿童成长援助中心    陕ICP备16017036号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